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阮航达)4月19日,商务部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商务部、公安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 便利二手车异地交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从制度方面着力解决二手车异地交易周期长、不便捷等问题,进一步促进二手车交易行业发展。
《通知》提出,对已登记的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买卖双方可以选择在车辆转出地或者转入地进行交易。办理交易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者、二手车经销企业、二手车拍卖企业等经营主体应当依规核验车辆及手续资料、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而对于在第三地进行交易的车辆,不得为其办理交易事宜。
同时,为便利二手车转移登记,《通知》还明确将实行档案资料电子化网上转递。群众办理完交易手续后,无需再提取纸质档案,从而减少提档等候时间,还可以减少携带、保管、转交档案的种种不便。对在转入地交易的,二手车买方可以就地直接办理车辆查验、登记,无需再返回登记地验车、办理转出,变“两次登记查验”为“一次登记查验”,减少两地往返。
事实上,此前政府已经开始部署取消二手车迁入限制政策。2016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除了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以外,其他地区都应允许符合标准的二手车迁入。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要解决二手车交易限制,并将其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但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95%以上的地级市都在执行着不同程度的二手车限迁政策。即使在同一个省内,各城市之间的限迁标准也不一致。
对此,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对异地交易的限制,主要是因为异地二手车的流入会对本地的新车销售造成影响。而从环保角度来看,异地排放比较高的二手车流入也会对本地环境造成污染。”
不少城市的二手车只能够在本市或者下级城市进行交易,这就导致二手车的流通空间有限。随着限迁的解禁,二手车流通将得到加大,同时也会促进高端新车的消费,市场也将形成规模效应。具体来看,个人车主的二手车可以获得跨区域溢价,卖车价更高,二手车商也将获得更多车源及业务量增长。
根据《通知》对政策落地实施进度的具体部署,从2021年6月1日起,将在天津、太原、沈阳、上海等20个城市试点推行小型非营运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9月1日起,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和计划单列市全部推行;2022年则在全国全面推行。
对于此后全国推行的具体执行上,崔东树认为:“全面放开后应该还是会存在部分限制。比如对北京来说,预计外地的高排放二手车还是会难以进入,主要还是从大气污染的角度考虑的。但对其他部分来说,对于打开此前限迁的空间还是有意义的。”